大學生花高價上補習班,值得嗎?
繼“小升初補習班”“初高中銜接班”之后,“高中大學銜接班”悄然興起,“好的分數(shù)是成功的保障,大學生更需要補習”的論調甚囂塵上。面對內卷之下的“大學生補習”熱潮,疑問也隨之出現(xiàn):此類補習班真的物有所值嗎?
更多內容
“育兒補貼”真能補貼育兒嗎?
近日,《育兒補貼制度實施方案》正式落地,每孩每年可領取3600元補貼,直至年滿3周歲。政策公布后,引發(fā)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討論。不同群體如何看待育兒補貼?該政策釋放了什么信號?下一步該如何落實?請跟隨小編一起去探究。
……更多內容
透視“外賣大戰(zhàn)”:誰是贏家?
“0元搶咖啡”“低價享大餐”……為了爭奪外賣行業(yè)頭把交椅,幾家外賣平臺打響了“外賣大戰(zhàn)”。在這場硝煙四起的較量中,多方權益保障問題日益凸顯:騎手收入看漲卻缺乏基本保障,訂單量激增之下商家境況大有不同,消費者低價購入的食品暗藏安全隱患,這些問題如何解決?
LABUBU遇“李鬼”:“破圈”后的維權苦惱
2010年,泡泡瑪特的第一家門店在北京開幕。彼時的品牌或許未曾預想,多年后,旗下那個露著九顆尖牙、自帶“丑萌”反差感的IP——LABUBU,會如龍卷風般席卷全球,成為現(xiàn)象級潮玩符號。
為導盲犬發(fā)聲:讓我無障礙行走
導盲犬是視障人士看向世界的眼睛,理應被社會接納、尊重。建立健全全社會接納導盲犬的法治機制,讓導盲犬“無障礙”走進我們的生活,對于保障視障人群的合法權益顯得愈發(fā)重要。
令消費者擔心的預制菜,出路何在?
接連爆出的預制菜負面信息,造成了消費者對預制菜食品安全的擔心,引發(fā)了消費者對商家在使用預制菜時是否應該告知或標明的廣泛討論。
“兩高”工作報告中,這些數(shù)據(jù)很亮眼!
2025年3月8日上午,“兩高”工作報告獲得廣泛關注,收獲輿論點贊!
數(shù)據(jù)解讀2025年《政府工作報告》
2025年3月5日,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。國務院總理李強代表國務院,向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。
反派角色豈能搖身變“英雄”?
近年來,法治類影視作品精彩紛呈,熱度居高不下。但與此同時,部分影視劇中“過度美化反派角色”的傾向也成為輿論熱議的焦點。
反電詐進行時,我們的底氣從哪兒來
1月11日凌晨,演員王星所搭乘的歸國班機成功落地,與之落下的還有人們心中對他的擔心。近年來,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頻發(fā),令人深惡痛絕。